最美聊城丨“捡”来的亲情——张玉灿24年呵护脑瘫弃婴

2020-12-03 09:58:00 来源:聊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3日讯 1996年初秋的一个傍晚,襁褓里传来的一声微弱的婴儿啼哭,将本无血缘关系的“父子”两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4年后的今天,“父子俩”已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父亲”是临清市新华路街道辖区居民张玉灿,“儿子”是24岁的脑瘫患者张小飞。24年来,张玉灿将这个捡来的脑瘫“儿子”视若珍宝,无微不至地将他抚养长大,续写了一段伟大的父爱传奇。

  11月17日早晨,记者在临清市南环路一家小卖店门口见到了张玉灿。寒风中,他低头蹲在地上,双手伸进冰凉的水里,仔细地查找轮胎的破洞,花白的头发愈显凌乱。

  一套熟练的修补动作完成后,张玉灿来不及休息,赶忙起身走进屋里。屋里等待着他的,正是他的“儿子”张小飞。

  

  11月17日,张玉灿手把手教给“儿子”张小飞打开收音机

  “吃饭怎么指?上厕所怎么指?听歌怎么指?”一间不足几平方米的小屋里,64岁的张玉灿耐心地指导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张小飞练习手势语。“他不会说话,只能用手势表达,这些简单的动作,每天起床后我都会带他练习一遍。”说话间,张玉灿将一台破旧的收音机摆在儿子面前,里面放着张小飞平时最爱听的歌曲。“他平时最喜欢听音乐,高兴的时候还会对你笑。”

  在张玉灿的眼里,“儿子”来到这个家,是“父子俩”命中注定的缘分。

  “那一天吃过晚饭,我母亲和老街坊出去遛弯,在丘屯村砖窑场附近的土沟子里捡到了这个孩子。”张玉灿回忆道,“母亲一生善良,她可怜孩子无家可归,想也没想,就把孩子抱了回来。一开始我们都以为这孩子是个正常人,后来到一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去医院看过之后,才知道是个‘脑瘫儿’。”

  从那之后,街坊邻居踏破了张玉灿家的门槛。“你们尽力了,放弃吧,免得人财两空!”“这个孩子活不长,别给自己添累赘。”……

  然而,在这个小生命面前,张玉灿和妻子崔爱丽选择了坚强,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母亲临终前的嘱咐:无论怎样也要把这个孩子留下,好好把他养大。

  

  张玉灿照顾“儿子”张小飞

  “孩子命苦,刚出生就被父母抛弃,既然来到这个家,就是跟我们有缘分,说什么也不能放弃他。”张玉灿的话掷地有声。

  为了让“儿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1998年,张玉灿和妻子抱着一丝希望,带着“儿子”踏上了寻医问药的路,他们先后辗转北京、河南、河北等地,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

  “在外面舍不得吃饭,每次出门前都备好干粮,没钱就只能去借,前后借了30多万吧。”回忆起那段艰难的经历,张玉灿表现得云淡风轻。然而,奔波的劳累,内心的忧虑,常常使张玉灿神情恍惚,但他知道为人父母,没有后退的余地,只能咬牙坚持,迎难而上。

  “那时候晚上做梦经常梦见孩子能站起来了,也能开口说话了,后来,就给他起名叫‘小飞’,希望他能快点好起来,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我们也能安心了。”然而,天不遂人愿,多年的奔走治疗,孩子的病未见好转。无奈之下,张玉灿只得带儿子回了家。

  “既然治不好,那就好好照顾他,我们在一天就陪他一天。”张玉灿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一晃眼,这个曾被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10年的弃婴,至今已安然度过了24个春秋。

  回到家,张玉灿没有放弃为儿子治病的信心,生活中,他时刻关注着医学界关于脑瘫患者的研究信息,托人从外地寄回各种药物。“只要对小飞的病情有帮助,无论什么药我们都愿意尝试。”

  

  张玉灿站在自己经营的小卖店里

  为了全身心照顾“儿子”,张玉灿干脆辞掉了当时的工作,和妻子一起经营起家里的小卖店。为了增加收益,他把几间房屋隔开,改造成小旅馆。“来我这里住的,都是来临清打工的外地人,住一晚30块钱,他们还能住得起。”靠着善良本分的性格,张玉灿的小卖店经营得风生水起。“现在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块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张玉灿满足地说。

  更让张玉灿欣慰的是,如今,全家人都把小飞当成亲人一样对待,张玉灿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现在,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张玉灿也显得力不从心。每次把儿子从床上抱到轮椅上,看似简单的动作,对张玉灿来说,都很吃力,但他没有过一句怨言。“现在,福利机构经常打电话来,问是否愿意把小飞送过去抚养,我们都拒绝了。20多年了,我们也早就习惯了,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把他送走。”张玉灿坚定地说道。(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欣欣 通讯员 朱红光)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