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变“绿洲” 聊城打造生态扶贫新样板

2020-12-14 08:55:00 来源:聊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14日讯 位山灌区引黄事业在造福广大群众的同时,也引入了大量泥沙,形成了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最大的沉沙池。池区土地贫瘠、生态脆弱,造成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彻底改善沉沙池区环境,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造性采取“政府政策性主导、社会多元化投资、产业市场化运作、突出水文化特色”的生态治理模式,让昔日“沙海”变“绿洲”,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与脱贫攻坚巧妙结合的新路子。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策保障。聊城市将位山灌区沉沙池区列为全市四大扶贫片区之一,实施位山灌区沉沙池区生态扶贫开发项目。针对项目涉及乡镇多、面积大、土地性质不一的实际,坚持“一盘棋”统筹规划,编制完成《位山灌区沉沙池生态改善和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并在项目用地、资金支持、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提供政策支持。

  巧用融资平台,构建多元投资机制。池区生态扶贫开发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仅靠政府单方面投资远远不够。为拓宽投融资渠道,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局共同组建水利发展投融资平台,通过贷款、信托、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道路工程建设资金,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旅游开发及后续的配套设施建设,多元化地解决资金问题。

  推行市场化运作,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目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当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在生态旅游产业方面,景区配备了餐厅、乐园、游艇等服务设施,已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在经济作物产业方面,因地制宜种植油菜、樱桃、油桃等经济林木,通过举办采摘节吸引游客、增加效益。在群众就业创业方面,招聘周边群众参与景区管理,增加群众的劳动收入。部分群众还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等方式创业,实现治沙增绿和民生改善“双丰收”。

  注重治沙技术创新,突出水利文化特色。聊城市统筹“水沙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对达到规划高程的泥沙高地,利用原状土盖顶后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逐年还耕于池区群众;建成1800亩的沉沙池防风林,结合水利文化打造“引黄灌溉纪念林”;充分挖掘灌区历史和文化底蕴,高标准建设引黄灌溉文化园;实施干渠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新植各类林木10万余株,打造集防风固沙、护堤、交通、水文化展示和绿化美化于一体的生态廊道。(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旭光 通讯员 于海东)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