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聊城频道 > 健康 > 正文

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叙事护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2024-04-22 15:20:0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22日讯 夜色如墨,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护士王宇迪像往常一样巡视着每一个病房,确保一切正常。在昏暗的走廊里,她看到了一位走路略微摇晃的老大爷,凝视几秒后,认出那是经常忘事的李大爷。

  李大爷今年78岁,因为神经性疾病而忘事,加之年岁已高,他经常忘记自己在医院,夜里偶尔会起床溜达。

  王宇迪轻手轻脚地走向他,生怕吵醒其他病人。“李大爷,这么晚了,您在这里做什么呢?”她轻声问道,脸上挂着温柔的微笑。

  李大爷看了王宇迪一眼,眼神中有一丝困惑,随即又变得有些焦虑:“我……我想回家。”

  王宇迪轻轻拉起李大爷的手,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温柔而又充满耐心地劝导:“李大爷,我很理解您想家的心情。但现在夜深了,外面很冷,不安全。您在这里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都是您的家人,会照顾您直到您康复。您愿意回房间休息吗?我保证,明天我们可以一起在医院的花园里散步,就像在家一样。”

  她话语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心实意,王宇迪知道这些话可能不会完全被接受,但她相信,她的微笑和语气能传递给李大爷一些安慰。

  李大爷最终还是被王宇迪劝导着回到了病房。她帮李大爷盖好被子,再次确认他是否舒适后,才轻声说:“李大爷,如果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告诉我,我会一直在这里。”在王宇迪准备离开时,李大爷拉住了她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谢谢你,小姑娘。”王宇迪微笑着摇摇头:“您客气了,李大爷,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这个夜晚,她意识到微笑和耐心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治愈。它们能够跨越疾病带来的隔阂,温暖每一颗需要帮助的心。

  “在工作中,每一天都充满挑战,但同时也满载着希望和满足。看着病人们一天天好转,知道自己为此付出了努力,这份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王宇迪说,微笑始终是她与病人沟通的最好语言。(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责任编辑:樊庆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