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红色印记 | 哈励逊:一位病逝于聊城的国际和平战士

2023-04-17 10:39:5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铁尔生·莱孚·哈励逊(TILLSON.L.HARRISON)(1881年—1947年),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同白求恩、柯棣华一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并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是一位伟大的国际和平战士。

  哈励逊是加拿大人,1912年来到中国广州,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30年代初再次到中国上海、天津行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在新四军从事医疗救助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受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之命于1946年4月赴北平筹备援助解放区的医药物资。同年8月31日,他押送280多箱医疗物资从北平启程,奔赴邯郸解放区。临行前,叶剑英、黄华等中共领导人为他送行。这一路尽管艰苦,但他还是在9月9日安全抵达了邯郸,受到晋冀鲁豫军区邓小平、薄一波等首长的亲切接见。1946年12月4日,受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国际组织委托,哈励逊再次押送40吨医药、2吨纺织品,从上海乘火车押送运往邯郸国际和平医院。19日到达开封时,物资竟被国民党军队无理扣押。饥寒交加下,哈励逊病倒了。后经多次交涉,才获准放行。为防止再发生意外,他改用卡车运输,一路受尽疾病、疲劳和风雪折磨,在同伴搀扶下终于将一批医疗物资运到邯郸。为争取时间给解放区军民再作贡献,哈励逊不顾大家劝阻带病回返开封,继续护送装有大批物资的卡车开往邯郸。因途中道路堵塞,只好改换牛车绕田间小道而行,于1947年1月9日将医疗物资运送到邯郸国际和平医院的分院所在地——山东阳谷县张秋镇。此时的哈励逊已精疲力竭,当晚病重,并于10日凌晨病逝于张秋镇天主教堂。

  解放区军民为哈励逊大夫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后来,他的遗体被安葬于河南开封。

  为纪念哈励逊,冀鲁豫行署决定,在阳谷北郝楼村成立哈励逊总医院。

  阳谷郝楼村是聊城市重点革命老区村之一。

  当年设立在村子里的部队医院,一名姓冯的大夫技术最好,且医德高尚。

  当医务人员进驻后,郝楼人兴高采烈,把最好的42间房屋让给了医院。

  当时,医院设有门诊室、手术室、医务室,就在郝道学家。

  当年解放阳谷县城时,解放军的装备还比较落后,敌人是长枪大炮,而我军“重火力”只有骡子拉着的小山炮。不过,这里是一个大后方,群众基础好,伤兵得到很好的照顾,即使敌人军机来袭,也未造成新的伤亡。

  哈励逊总医院不仅仅为部队提供诊疗,也为群众免费看病,还与群众打成一片,培养起深厚的军民感情。

  当时,为了给村民诊治,医院制作了一种“木剑”样式的通行证,就像现在的名片,村民凭此可免费治病。

  1948年7月,冀鲁豫第六专署政民医院、筑先县医院和哈励逊总院派出一部分人员共同在聊城组建成哈励逊医院二分院。1949年9月,冀鲁豫九专署政民医院由朝城搬到聊城与哈励逊二分院合并,正式成立平原省聊城专区人民医院,后经历次调整及更名,发展为今天的聊城市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连峰
新闻关键词:聊城红色印记哈励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