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这十年|临清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2家,保持聊城首位

2022-10-10 17:02: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10日讯(记者 泮晓阳 见习记者 秦蒙蒙)10月10日,中共临清市委举行“聊城这十年·临清”主题新闻发布会,聊城市副市长、中共临清市委书记刘培国就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临清进行介绍。

  刘培国表示,临清市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这十年,临清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综合实力加快跃升。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9亿元,十年年均增长7.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7亿元,年均增长7.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亿元,是2012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2家,保持聊城首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至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增幅居聊城首位。

  这十年,临清动能转换强势突破,发展后劲澎湃强劲。三次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13:40.6:46.4调整为2021年的12.8:36.4:50.8。轴承、家具、电机等产业走开园区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轴承产业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1.7%,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到35家、10家。高新技术企业从零增加到47家,科技创新平台达到42家、增加2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2.28%,“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26.3%,获批聊城唯一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十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99个,完成投资1287亿元,轴承智造小镇、专用特种轴承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等一批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优质项目竣工投产。

  这十年,临清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累计承担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12项,职业教育、车管服务、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等经验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市场主体达到8.3万家,十年翻了两番。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550家,进出口总额十年增长81%,累计利用外资突破一亿美元;在鲁西地区率先开通“齐鲁号”中欧班列,临清内陆港年集装箱发运量突破14万标箱,连续7年位居全省内陆港首位。

  这十年,临清城市建设提质升级,千年古县加速蝶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9.15%提高到55.83%。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济津河公园、文体公园建成投用,宛园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会通河临清段、临清钞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城南、城北水库建成蓄水,东吕、德上高速建成通车,雄商高铁临清东站获批建设,德上高速连接线即将开工。

  这十年,临清“三农”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5.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瓜菜菌产量达到82万吨,十年翻了三番,规模化养殖比重由2012年的36.2%上升到2021年的72%。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家,淘宝镇、淘宝村稳居聊城首位,入选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尚店镇建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完成。

  这十年,临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水青山底色更亮。2015年以来PM2.5、PM10浓度累计改善59.8%、53.4%,优良天数增加91天、达到236天。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省级美丽示范河湖3条。推进“五水共治”,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引黄灌区农业节水等工程,入选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这十年,临清民生福祉大幅增进,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12年的1.56倍、1.93倍,城乡收入倍差由2.24缩小至1.81。民生投入占比保持在80%左右。这十年,临清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这十年,临清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建立“1+N+3”靶向监督、“两个干部库”“党员夜会”等创新机制,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干部清正、政商亲清、社会清和、生态清朗。注重广泛凝聚合力,充分调动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群团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推动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