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今后五年实现工业强市、制造业强市新跨越

2021-04-08 14:4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8日讯(记者 闫云倩)4月8日上午,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聊城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松俭就“十四五”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作了介绍。记者从会上获悉,聊城今后五年实现工业强市、制造业强市新跨越。
  
  赵松俭在会上指出,今后五年,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工业强市、制造业强市新跨越,为聊城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提供强大支撑力量。主要体现在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发展质量实现突破。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着力破解制约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和产业基础薄弱问题,统筹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
  实施产业链重塑工程。聚焦制造业十大优势产业,制定落实《聊城市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链长制”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各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集聚,实现“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无链”生有、“弱链”变强,不断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和协同发展,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本土化步伐,培育良好产业生态。实施骨干强链,支持企业由产业的低端向重研发、重渠道的高端攀升,引领市场需求。实施配套延链,树立产品即服务的发展理念,鼓励企业向服务型制造领域拓展。实施招引补链,瞄准世界500强企业,瞄准世界最尖端的产品工艺设备,发挥聊城市铝、铜、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纺织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开展招引补链,弥补产业链的短板。
  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把高水平技术改造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持续提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推动传统制造业质量效率变革。每年滚动实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培育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强化装备系统集成,开发一批首台(套)智能装备,夯实装备制造业基础。深入推进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实施“机器换岗”和“机器换人”,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智能化。培育引进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务商、智能化改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动企业整条生产线的工程化改造。
  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工程。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生态,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高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努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选择一批行业优势明显、产业链长、代表性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第一梯队企业重点发展,做成百亿级千亿级企业;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的中小企业,作为第二梯队企业重点培育,使其做优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聚焦产业基础等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形成“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鼓励实施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化手段,支持和引导骨干企业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实施产业园区升级工程。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管理科学”的要求,以“提升、扩容、增效”为重点,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拓展园区规模,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专业化、特色化布局,健全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技术中心、环保设施,打造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全力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基建攻坚行动,集中力量做好园区土地平整、路网、给排水、电网、供气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等基础设施,以及园区标准厂房、公共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使聊城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园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招商引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