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发布“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

2021-03-17 15:0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17日讯(记者 闫云倩)3月17日上午,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兼职副主任王相东就“十四五”时期聊城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作了介绍。

  

  王相东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聊城的全面深化改革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结合聊城实际,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全面,既找准定位,又突出特色,紧紧围绕“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持续深化改革攻坚,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改革任务,释放改革强大动力活力。

  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机制,构建新时代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支持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政策体系。

  持续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依法治市水平,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擦亮平安聊城、法治聊城金字招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善地方法规制度体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治化。改进协商议政方式,持续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品牌。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创建文明聊城。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机制,改革完善媒体融合发展体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快文化产业动能转换。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聊城知名度和美誉度。

  持续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围绕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集中推出一批重点改革举措。在教育改革上,实施“学有优教”计划,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在医药卫生改革上,实施“病有良医”计划,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劳动保障制度改革上,实施“劳有厚得”计划,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推动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联动”,使人人享有平等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实施“老有颐养”计划,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实施“弱有帮扶”计划,加大特困群体帮扶力度,保基本、兜底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水城优才”工程、激活人才制度效能,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持续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正风肃纪,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畅通“四风”问题线索快速处置“绿色通道”,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健全巡察整改核查评估机制,构建全方位督导架构。强化警示教育,建立健全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和关心关爱制度,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