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 中和农信小额贷款助聊城农户脱贫致富

2021-01-18 13:5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18日讯(记者 闫云倩 通讯员 马中华)1月15日上午,中和农信小额贷款项目座谈会在聊城市老促会会议室召开。

  

  聊城市老促会会长荣向林主持会议,聊城市扶贫办副主任张义革,聊城市老促会宣传部部长刘焕军,聊城中和农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培科,聊城市老促会副秘书长张洪贞等出席座谈会。

  会上,张培科详细介绍了中和农信小额贷款项目的相关情况。据介绍,中和农信聊城小贷坚守农村市场,坚持为山东省内不能充分享受传统金融服务的县域内中低收入群体提供量身定制、方便快捷、可获得的金融服务,为农村金融注入新的活力,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更优质的、可持续的、多样化的服务。截至2020年12月末,在冠县、莘县、东昌府、茌平、高唐、临清、阳谷、东阿、夏津、临沭10个县市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共计录用171名员工。2013年至今中和农信聊城小贷在山东累计发放小额贷款8.5万笔、14.5亿元。

  15日下午,参会代表还参加了集体采风活动,实地探访中和农信小额贷款真诚服务客户的瞬间。

  通过贷款创业致富

  (

  2018年,已接近而立之年的陈金桐带着妻子从新疆回到了老家——聊城东昌府区侯营镇,看着已经荒芜的土地,他迫切想要改变这一切,但打工攒下来的钱不够翻新土地。就在他无望的时候,遇上了正好上门来宣传的中和农信客户经理。“当时压力非常大,刚回到老家,没有工作,村里的人也都不熟悉,根本就借不到钱,是中和农信给了我机会。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好好干,让村里的人看得起我,让妻子和孩子过上好日子。”陈金桐说。2018年11月,在中和农信4万元的贷款支持下,他盖起了2个大棚,种起了大棚蔬菜,从茄子、西红柿到辣椒、再到芹菜,一年三、四季的蔬菜,不让自己和大棚闲下来。两年的坚持,如今陈金桐经营大棚的亩数已经达到了13亩。

  “没有中和农信,就没有我的今天。”陈金桐感慨地说。在中和农信资金的支持下,家里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看着翻新的房子,大棚里绿油油的芹菜,他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就在今年月初,他又申请了5万元的贷款,用于大棚的扩建和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的投入,期待着更大的丰收的到来。

  通过贷款实现脱贫

  

  家住聊城临清市金郝庄镇刘方庄村的王孟奎,2016年因为贫穷导致婚姻破裂,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困难。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做起了铁锅销售,一边通过周边农村的集贸赶集卖锅,一边利用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卖锅,逐步获得了不少顾客的信任。生意越来越好的王孟奎想增加自己的经营种类,扩大经营规模,可是有限的资金限制了他的发展。

  2020年夏天,中和农信临清分支在刘芳庄村委领导的支持下到村里开展业务宣传工作。接近黄昏的傍晚,王孟奎家来了两位不请自来的客人,上门询问是否需要资金帮助,王孟奎的第一反应是一定是骗子,哪有上门服务主动提供贷款业务的,中和农信员工的主动上门服务让他产生了质疑。

  最终,在中和农信客户经理彭冬雪和周玉霞的介绍下,王孟奎对中和农信有了一个新的认知,留下了客户经理的名片和联系方式,并在2020年12月通过中和农信上门服务,成功申请贷款5万元,增加了经营种类,扩大了经营规模。

  如今,王孟奎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大的提升,月销售额也从最初的几千元达到了5万元左右,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临清“锅王”,也成为中和农信在金郝庄项目区的义务推广员。如今不论走到哪里,他都很自豪地说:缺钱,找我,中和农信一个电话,上门服务!

  通过贷款增加收入

  

  许可军是临清市老赵庄镇人,今年30岁,从事轴承圈加工业。2020年结婚的时候花费了不少费用,再加上疫情,产品压货,资金暂时周转不开,于是想在银行申请一笔贷款。因为夫妻二人身体残疾,跑前跑后很多天一直没有结果,又不想找亲戚朋友借钱,一时犯了愁。

  恰巧,许可军在朋友圈中看到中和农信的宣传信息,就拨通了邻村客户经理的电话,心想:“客户经理离我家就几里地,这三里五里的不能是骗人的。”接到电话后,客户经理去他家里做了调查,调查发现,许可军的生意做得挺好,只是下游客户占压资金严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不到两天的时间,六万元钱就打到了许可军的银行卡里。当收到这个钱的时候,许可军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价格上涨的钢材,他迅速用这笔贷款购买了原材料,利润明显增加了。他很知足,也很感谢中和农信。

责任编辑:连峰